健康园地
您现在的位置: 公众版 > 健康园地 > 科普园地 > 正文

食品安全,健康生命

更新日期:2024-10-14 15:09编辑:汉中市中医医院点击:

一、什么是食品安全?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、无害,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,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、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,食品安全是“食物中有毒、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”。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、存储、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,降低疾病隐患,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。

二、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因素

1.在食物危险温度带(5℃~60℃,尤其是37℃~42℃区间)贮藏食物。

2.不适当地冷却/加热/解冻食物。

3.从烹调到食用的时间间隔太长,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。

4.生熟食品交叉污染。

5.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。

6.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。

7.厨房设备、餐具等清洗、消毒的方法不正确。

8.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

三、预防食源性疾病:食品安全五大要点

1、保持清洁

2、生熟分开

3、完全煮熟

4、安全存放

5、材料安全

四、食物中毒应急措施:

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主要保包括催吐、中和解毒、洗胃和导泻等。

催吐可排出残留在胃内的毒物,适用于意识清醒且没有呕吐患者,催吐时可以用手指或筷子刺激舌根部,促使胃内容物呕出。

中和解毒是指在中毒后立即口服蛋清、牛奶等,中和沉淀有毒物质。

洗胃是指在医院内,用洗胃机或者用人工方法排出毒物,可以清除胃内残留的有毒物质,减少毒素的吸收。

对于已经进入肠道的毒物,可以使用导泻药来促进毒物的排出。但导泻药不能过度使用,以免引起身体脱水或肠道损伤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导泻药。

此外,食物中毒后,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导致水电解质失衡。患者应多喝水、淡盐水或补充电解质溶液,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。中毒症状严重时,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,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前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就诊。

五、食品安全之预防食源性疾病建议

1、不买不食腐败变质、污秽不洁及其他含有害物质的食品。

2、不使用来历不明的食品;不购买无厂名无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。

3、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位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;不随意购买、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、饮料。

4、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。

5、不随便吃野菜、野果。

6、生吃瓜果要洗净。

7、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、养成吃东西之前洗手的习惯。

诚信尚俭      共享食安